「臉部削骨」會失敗嗎?削骨大全完整解析

「削骨超可怕!!」相信許多人聽到削骨兩個字就是直搖頭,雖然清楚術後效果,卻依然會卻步,擔心後悔無法挽救、手術風險、術後照顧、後遺症.…等等,諸如此類的問題,今天奈思小編就來為大家整理一份「削骨大全」,可以初步分辨自己的臉型,去判斷是否需要做削骨手術,或適合什麼樣的方式去改善,希望能給予正在觀望,或不斷卻步的你一點方向!
臉部削骨是什麼?

「臉部削骨手術」目的是為了矯正上下顎相對位置,透過截骨、磨骨或植骨手術的技巧,來改善臉部骨骼結構,達到臉型及輪廓美化的效果。而其中最常見於治療因骨骼異常,無法單靠矯正牙齒來改善的咬合問題,藉由顱顏部整形重建手術把骨骼及牙齒一起移動至最理想位置。
正顎VS削骨,分辨臉型真正需求
牙套也矯正不了的問題,只好透過正顎手術,而一想到正顎就會想到削骨,那麼正顎手術=削骨手術嗎?其實正顎與削骨手術,都是將臉部線條雕塑的更加柔和,許多時候必須合併兩種手術才能得到最好的效果。那麼這麼雷同的手術究竟差在哪裡呢?
正顎手術:
用來矯正上下顎骨骼、牙齒咬合異常的手術,通常會在患者接受完一般牙齒、口腔及全身評估後,由醫師根據X光檢查或牙齒模型來了解顏面骨骼及牙齒發展狀況,並根據適合的計畫進行手術,以達到矯正效果。
正顎手術方式:基本上是將上下顎骨骼切開、重排接著固定。術後臉頰會有腫麻狀況,約兩週,而在約兩個月後會逐漸恢復自然。
削骨手術:
削骨手術與正顎的差異在「不會動到咬合」,只調整顏面輪廓的手術,因此也有人稱作輪廓手術。屬於此類手術包括顴骨削骨、下顎削骨及下巴削骨。




1、顴骨削骨:顴骨是構成顏面輪廓的重要部分,西方國家的人普遍臉型輪廓較深,因此有明顯的顴骨可以凸顯眼眶,而東方人則相反,因輪廓較不明顯,過凸的顴骨反而會使人看起來「臉型過寬」、「突兀不協調」,因此需要透過顴骨手術進行改善。
2、下顎削骨:關鍵字 – 「國字臉」,擁有這方面困擾的,適合進行下顎削骨手術。下顎削骨顧名思義是削去下顎骨角,以塑造出如鵝蛋般的柔順線條。

3、下巴削骨:適用於下臉部過於外擴、國字臉、下巴肥厚/過寬/過長者,也可以同時縮窄臉寬、下巴、雕塑V型臉等效果。



P.S. 因兩種手術皆屬於口腔內的顏面骨整形手術,術後皆需要1-2周修復期,通常會建議一次完成,因此術前的檢查及諮詢相當重要,可以避免在同一區域施作兩次手術,增加修復期唷!
削骨可以只消單邊嗎?
已經做過牙齒、咬合矯正,但顏面還是有喎斜狀況者、歪斜部分集中在某部位(如下巴)、咬合正常,但下顎骨角某一邊發育特別明顯者,這些特殊案例裡,是可以是可以嘗試單邊的削骨手術,來改善歪斜問題。不過!若消除的位置太靠近神經,就需要再進行手術上的討論及規劃,通常會建議進行正顎手術來改善。
削骨後遺症多嗎?照顧超麻煩?
削骨手術可能會出現以下的問題:
1、臉部腫脹:一般在術後第2至3天最為明顯,1週後就會顯著的改善。術後冰敷臉頰及床頭墊高都可以減少腫脹的程度。完全消腫通常需要三個月左右。
2、術後出血與傷口血腫:若腫脹在短時間內持續增加,可能是術後傷口出血,冰敷及傷口適度加壓可減少出血機會。如持續出血不止,可能需再進行手術止血;若血紅素過低可能需接受輸血。少數患者在術後幾周後才出現血腫。
3、傷口感染:因手術切口都在口腔內,屬於清潔污染傷口。依美國疾病管制局報告,仍有小於10%的傷口感染率。
4、嘴唇及口腔周圍皮膚擦傷:因大部分的手術過程都在口內進行,器械進出時可能對周圍皮膚造成表淺的損傷,一般會在1至2週內癒合,通常不會留下疤痕。
5、下唇及下巴皮膚感覺遲鈍、牙齦麻木:在手術過程中因為震動及拉扯,即使下齒槽神經沒有損傷,仍有可能產生暫時的麻痺,致術後牙齦麻木、下唇及下巴的皮膚感覺遲鈍。一般在3個月到半年左右會恢復。
6、臉頰皮膚感覺遲鈍:在進行上顎骨手術時非常靠近下眼眶骨神經,可能使神經暫時麻痺,影響到臉部感覺,一般都會完全恢復。
7、臉部軟組織下垂:當骨頭切除或是內縮後,對於臉部組織的支撐力也會減少,因而產生臉部組織下垂的情形;可能發生於年紀較大、骨骼位置改變較多或皮膚彈性不足的患者,則需要進一步的整形治療來改善。
術後照顧很難嗎?只需要注意以下幾點
1、保持口腔衛生、正確的照顧傷口、規律的生活作息、避免不良的生活習慣,都可以降低感染的機會。
2、術後一個月避免吃生食、海鮮和有渣的食物;術後一週避免辛辣、刺激性的食物,也禁止菸酒。
3、削骨患者需戴頭套加壓,可減少出血腫脹的症狀,以及幫助組織貼合,以達到良好的恢復效果。
4、削骨術後前三天因傷口尚未癒合,持續冰敷以減少出血可使腫脹程度將低;用冰袋冰敷,一天至少4~6次,每次15~20分鐘。
5、術後第四天因傷口癒合,可以開始進行熱敷;以毛巾、熱敷袋一天至少4~6次,每次15~20分鐘,以促進代謝及血液循環,可使腫脹狀況迅速改善。
6、術後一個月內不可以用力按摩,避免出血及減少皮膚鬆弛的後遺症。
7、術後一週內避免低頭過久、劇烈運動及提重物。
術後照顧步驟懶人包:
術後前四天:飯後先用碘酒漱口,碘酒漱口完後用食鹽水、蒸餾水漱口;前三天口內會放置引流管幫助血水排出,第三天會將其拆除。
術後第五天:使用漱口水漱口,需吃流質食物、沒有殘渣的食物。
術後第七天:可以開始吃需要咀嚼的食物,但須持續漱口。